第一条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素质。
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广、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五种能力。
第二条 主要内容、措施和实施方案
根据《烟台大学文经学院“1+4”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实践》方案和《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素质教育拓展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本实施方案拟通过“1+4”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建设,即一个“课内实践教学主平台”,四个课外创新创业实践辅助平台,“大学生就业创业试验园平台”、“科技创新实践平台”、“职业资质认证培训平台”和“社会实践锻炼平台”,分项实施、逐步推进。完善我院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教育模块设置及体系建设,加强四个课外创新创业实践辅助平台建设。
(一)构建课内实践教学平台,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兴趣
课内实践教学平台为深化我院应用型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主体、实践目标和实践内容。通过工程实验实训中心、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和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创立实践训练基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校与企业联姻,企业走进高校,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建立四个课外创新创业辅助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四个课外创新创业辅助平台建设,弥补我院目前人才培养中对大学生素质培养不足的弊端,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到高等教育功能之中,从而拉长教学链条。通过辅助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水平和适应社会能力,牵引和推动我院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填补课内教学的不足,进而实现创新意识强、创业品格优、实践技能精、创业知识素养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等五个目标。
1. 大学生就业创业试验园平台建设及实施方案
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延伸教育功能、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素质教育的产物,大学生就业创业试验园平台以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帮扶为目的,集教育、研究、培训、实践、经营、服务为一体,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品质、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等方面进行具体实践,形成文经学院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大学生就业创业试验园平台真正成为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场、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模式的示范区、拓展教育功能的试验田、高素质人才成功创业的助推器和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
大学生就业创业试验园平台归口管理部门为招生就业部,负责对参加国家、省级和市级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项目进行组织和培训;对入驻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试验园项目进行审核、评估及经营指导;定期开展学院就业创业联合会相关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国家、省和院级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并对其开展活动进行考核与评价。
2. 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及实施方案
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听取学术讲座和报告、听取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发表学术论文、小发明与小制作、大学生科技协会活动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
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归口管理部门为科研与素质教育部,负责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的组织、管理,成果的考核与评价,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术讲座和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审核界定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级以及组织大学生科技协会活动。
3. 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平台建设及实施方案
职业资格认证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具有与专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代表学生职业胜任力增强,社会适应性更宽泛,社会竞争力、生存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由继续教育部牵头,采取集中授课、专家座谈和技术咨询等方式,开展为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相关项目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规范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协调机制,实现职业资格培训与专业发展的紧密衔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4. 社会实践锻炼平台建设及实施方案
大学生社会实践锻炼是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由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检验“实践出真知,社会育英才”效果,使大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早适应社会,为以后真正踏入社会打好基础。通过社会实践平台来彰显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所发挥的作用。
社会实践锻炼平台由院团委牵头,各系配合完成。在实践模式上分为社会实践和大学生志愿服务两种,实践方式以个人和团体两种模式进行。通过举办不同主题、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邀请相关指导老师参与成果审核及评估,统筹全院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活动。